《社論》假投資真詐騙 政府應加強宣導、聯繫共同打詐
台北市一名年約六旬婦人透過社群軟體加入不明「投資群組」,接著受到群組特定人士話術所誤導,以為參與黃金投資,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利潤,該名婦人於是到銀行提領三百多萬元,準備購買黃金,所幸經警方派員到現場即時阻詐,婦人隨後立即退出該群組,並取消交易,類似詐騙案件,值得政府相關單位重視。
由於日前黃金價格不斷攀升,許多早期以較低價格購買黃金的民眾,紛紛將黃金拿出來變賣獲利,讓許多民眾看了不禁眼紅。此時詐騙集團看準民眾「短期獲利」的投機心理,成立不明投資群組,對加入民眾進行「洗腦」,並以交割、金流轉換、可短期獲利等話術,誘騙民眾解除定期存款,再叫民眾把錢交付給詐騙車手或匯款至特定帳號,謊稱有實體黃金要出售,實則是要將民眾賺來的辛苦錢詐騙一空,呼籲民眾不可不防。
要防範類似網路社群詐騙手法,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應與LINE公司、銀行及警方進行合作,如發現某群組出現詐騙連結,採取下列方式教育民眾:一、派員不定期前往民眾實體與網路聚集之場所,例如里鄰工作會報、大眾傳播媒體、網路與手機,再挑選過去被詐騙案例,製作成防詐影片、懶人包,加強宣導,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二、告知民眾不要在line隨意加入不知名投資群組,也要防範詐騙集團假冒投資專家,提供不正確訊息;三、若發現line群組出現不明投資群組,經檢舉應儘速予以移除,以免民眾受騙上當;四、民眾如於網路或社群軟體發現有不明投資群組,可逕行撥打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進行反映,進一步確認為詐騙訊息。
在此也要提醒民眾,假使要購買實體黃金,請直接前往臺灣銀行或銀樓等正常管道進行購買,也可到有辦理黃金存摺的銀行進行投資。但須牢記「投資一定有風險」,利用手中閒錢適度投資即可,千萬不要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能力,以免金融商品下跌時,風險無法承受。
綜上所述,詐騙集團大多利用「短期投資、高獲利、低風險」、「正常理財行為」等話術,誘騙民眾至金融機構提領鉅款購買,呼籲政府要加強與銀行、社群軟體業者等各方加強聯繫,加上於實體與網路加強宣導,透過各方共同打詐,才能讓社群軟體的網路詐騙行為無法得逞。
由於日前黃金價格不斷攀升,許多早期以較低價格購買黃金的民眾,紛紛將黃金拿出來變賣獲利,讓許多民眾看了不禁眼紅。此時詐騙集團看準民眾「短期獲利」的投機心理,成立不明投資群組,對加入民眾進行「洗腦」,並以交割、金流轉換、可短期獲利等話術,誘騙民眾解除定期存款,再叫民眾把錢交付給詐騙車手或匯款至特定帳號,謊稱有實體黃金要出售,實則是要將民眾賺來的辛苦錢詐騙一空,呼籲民眾不可不防。
要防範類似網路社群詐騙手法,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應與LINE公司、銀行及警方進行合作,如發現某群組出現詐騙連結,採取下列方式教育民眾:一、派員不定期前往民眾實體與網路聚集之場所,例如里鄰工作會報、大眾傳播媒體、網路與手機,再挑選過去被詐騙案例,製作成防詐影片、懶人包,加強宣導,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二、告知民眾不要在line隨意加入不知名投資群組,也要防範詐騙集團假冒投資專家,提供不正確訊息;三、若發現line群組出現不明投資群組,經檢舉應儘速予以移除,以免民眾受騙上當;四、民眾如於網路或社群軟體發現有不明投資群組,可逕行撥打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進行反映,進一步確認為詐騙訊息。
在此也要提醒民眾,假使要購買實體黃金,請直接前往臺灣銀行或銀樓等正常管道進行購買,也可到有辦理黃金存摺的銀行進行投資。但須牢記「投資一定有風險」,利用手中閒錢適度投資即可,千萬不要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能力,以免金融商品下跌時,風險無法承受。
綜上所述,詐騙集團大多利用「短期投資、高獲利、低風險」、「正常理財行為」等話術,誘騙民眾至金融機構提領鉅款購買,呼籲政府要加強與銀行、社群軟體業者等各方加強聯繫,加上於實體與網路加強宣導,透過各方共同打詐,才能讓社群軟體的網路詐騙行為無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