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科大社会实践周跨域学习
【记者王志诚、周贞伶/台北报导】 2025/05/18

▲通识教育中心办理「共感Social Lab∶CGE社会实践周」开幕式合影。(图∶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提供)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举办首届「共感Social Lab∶CGE社会实践周」,以「手作X赋权│芦苇女力的永续实践」与「Voices from Mekong」两大主题,将社会实践、双语学习、永续发展与国际文化交流融入课程与校园活动,打造兼具知识力与行动力的全方位学习场域。

其中「手作X赋权─芦苇女力的永续实践」主题活动邀请春芽公益创新发展协会策划,结合展览、市集、互动体验工作坊等形式传递循环经济与女性赋权的理念。协会也利用回收咖啡豆袋为素材,设计制作各式生活用品,并开设万用袋手作双语工作坊,让学生亲手将废弃的咖啡豆麻布袋再制成永续时尚的包包或提袋,不仅让他们思考个人消费行为与环境责任之间的关联,也培养对社会议题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另一主轴「Voices from Mekong」则与湄公河文化中心合作,播放由寮国、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导演拍摄的短片集《Mekong 2030》,探讨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存的关系。台科大更邀请来自寮国的Blue Chair Film Festival总监Sean Chadwell(美籍),以及泰国Prayoon for Art基金会总监Wayla Amatathammachad担任讲座与谈人,用「湄公河的艺术叙事与环境变迁」的角度深入剖析东南亚地区的电影产业及在地艺术对气候与社会的挑战。

台科大校长颜家钰表示,社会实践周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活动,期许台科大的学生不仅在专业领域表现卓越,更需要具备跨领域知识与国际视野,希望学生能藉由一系列活动获得丰富的学习与成长。台科大致力推动双语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理念,以多元行动陪伴学生拓展学习广度,鼓励他们从跨域学习中培养世界观与行动力。

「共感Social Lab∶CGE社会实践周」是台科大通识教育中心首次於周间举办的跨主题展演活动,突破课堂限制,将社会实践融入日常学习环境。活动不仅展现校园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成果,也促进校内师生与校外民众共学、共感、共创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