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医为高龄志工办肌少症讲座
【记者蔡荣宗/投县报导】 2025/05/19

肌少症可说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隐形杀手,为了让大家重视此议题,卫福部南投医院十五日邀请复健科周建文主任带领治疗师为院内志工人员举办肌少症健康讲座。

复健科周建文主任指出,肌少症(Sarcopenia)是随著年龄增长,肌肉质量与力量逐渐减少的现象。可能会影响行动能力,增加跌倒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能。周建文主任表示六十岁後肌肉流失速度加快,每年可减少三-八%,但肌少症并不是专属老年人,四十岁後就应该开始预防。

周建文主任表示,可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BIA)或双能量X射线吸收测定仪(DXA)测量肌肉质量,也可透过手握力测试、行走速度检查来评估肌肉功能是否异常。也能自我检测∶把双手的食指及拇指,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圈起来,如果双手围成的圆大於小腿最粗处,代表有肌少症的可能。

营养及运动可以减缓肌肉流失与功能退化,张钧渝物理治疗师表示,阻力运动是对抗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例如举哑铃、伏地挺身、仰卧起坐等锻链肌肉的运动。另外像深蹲可训练臀大肌、股四头肌;膝盖伸展可训练股四头肌;膝盖弯曲可训练腿後腱;脚横抬及踮脚尖分别可训练臀中肌与腿三头肌,建议初期以八至十组主要肌群动作,每周至少两次,并渐进增加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