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工務局重塑水萍塭公園打造全市公園 滿足遊憩與停車需求與商圈共榮

▲南市長黃偉哲視察水萍塭公園工程,關切地下停車場、地面景觀優化工程情形與公園使用情況,期許讓公園成為適合各年齡層的全市公園。(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水萍溫公園歷史悠久,隨著地下停車場闢建、地面各式優化工程、特色遊具陸續增設等陸續完工,市長黃偉哲19日特前往視察水萍塭公園工程,關切公園地下停車場、地面景觀優化工程情形與公園使用情況,期許讓公園成為適合各年齡層的「全市公園」,有充足停車空間與休憩環境,又能和周邊商圈互相帶動,彼此共融發展。
市議員林依婷、周麗津、林美燕、蔡筱薇、李啟維,立委服務處及南市工務局長鄒譽名均出席。黃偉哲市長表示,地下停車場啟用後可大幅紓解周邊停車問題,而地上的公園景觀透過優化持續提高民眾使用的好感度,公共設施服務愈多人使用,就是對市政最大的肯定。
工務局指出,水萍塭公園占地廣闊,是許多民眾休憩散步、親子同樂的好地方,且因鄰近夏林、海安、金華、永華等商圈,每到用餐時段或假日幾乎是一位難求,為解決停車問題,市府工務局興建水萍塭地下停車場,於112年啟用後提供362格汽車格、102個機車位,有效紓解南區和中西區停車需求。
工務局說,因舊時水萍塭公園為養殖浮萍的池塘,特別在公園入口的大棚架詮釋「浮萍」意象。屋頂上層採用多種的顏色玻璃,下層為不同大小的圓孔,隨著時間的變動,豐富趣味的彩色光影呈現公園多樣化。其它四座棚架則使用低彩度、耐候性材料、透明且輕量化的設計融合於公園整體環境。
另地面景觀工程設計以「廣場」為主體,延續舊時水萍塭公園夏林路側作為集會活動地點與多功能市民活動場域的使用習慣,廣場環繞五個簡潔的白色造型棚架作為地下停車場的採光通風開口,將通風採光引入地下層,創造出具有特色、明亮、通風良好的地下停車空間。
市議員林依婷、周麗津、林美燕、蔡筱薇、李啟維,立委服務處及南市工務局長鄒譽名均出席。黃偉哲市長表示,地下停車場啟用後可大幅紓解周邊停車問題,而地上的公園景觀透過優化持續提高民眾使用的好感度,公共設施服務愈多人使用,就是對市政最大的肯定。
工務局指出,水萍塭公園占地廣闊,是許多民眾休憩散步、親子同樂的好地方,且因鄰近夏林、海安、金華、永華等商圈,每到用餐時段或假日幾乎是一位難求,為解決停車問題,市府工務局興建水萍塭地下停車場,於112年啟用後提供362格汽車格、102個機車位,有效紓解南區和中西區停車需求。
工務局說,因舊時水萍塭公園為養殖浮萍的池塘,特別在公園入口的大棚架詮釋「浮萍」意象。屋頂上層採用多種的顏色玻璃,下層為不同大小的圓孔,隨著時間的變動,豐富趣味的彩色光影呈現公園多樣化。其它四座棚架則使用低彩度、耐候性材料、透明且輕量化的設計融合於公園整體環境。
另地面景觀工程設計以「廣場」為主體,延續舊時水萍塭公園夏林路側作為集會活動地點與多功能市民活動場域的使用習慣,廣場環繞五個簡潔的白色造型棚架作為地下停車場的採光通風開口,將通風採光引入地下層,創造出具有特色、明亮、通風良好的地下停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