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基甲醇雙燃料貨櫃船曝零件短負載可靠性尚未穩定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表示,在全球航運業綠色轉型浪潮中,馬士基集團率先大批部署甲醇動力新船,但這批甲醇雙燃料主機目前仍面臨初期技術問題,某些零件短負載可靠性尚未穩定。
在近期舉行的「二○二五全球海事脫碳大會」(Global Maritime Decarbonisation 2025)上,馬士基資深首席船舶設計師OlaStraby指出,該公司旗下已有四艘新造船正在使用灰色或化石甲醇作為燃料運作,不過甲醇船舶主機在材料選擇與某些零件的短負載可靠性方面還不穩定。
Straby坦言,這些引擎能運作,但目前需要較為頻繁的維護,他須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他表示,為獲得足夠「清潔運行時數」並加快技術磨合,公司選擇持續以甲醇為燃料運行船舶,儘管目前主要可用的是化石來源甲醇,其碳排放還高於LNG。
馬士基最終目標是讓這些新船使用綠色甲醇,但Straby說,綠甲醇可用性仍是主要瓶頸之一。
馬士基目前已訂購廿五艘甲醇雙燃料貨櫃船,其中已有十二艘交付,四艘正在使用甲醇燃料航行。
該公司旗下首艘二千一百TEU級近洋線船「Laura Maersk」號(二○二三年建造)自交付以後,一直使用綠色甲醇與生質柴油混合燃料。
在燃料加註操作部分,Straby表示,馬士基目前已完成約三十次甲醇加注操作,涵蓋靠泊碼頭、船對船加注、海上使用專用船舶加注、及小型化學品船供油等類型。
Straby表示,儘管馬士基不是最早使用甲醇的航運公司,但他們已在加注方式多樣性方面超越其他同業。他說,甲醇加注一個關鍵問題在於缺乏標準化。他舉例,馬士基最初將船上的燃料加注點設在船尾,但由於航運市場上幾乎沒有專用的甲醇加注船,這種設計導致供油船隻從後部進行靠泊與操作,較不便捷。
Straby指出,目前業界對甲醇物理與操作行瞭解仍有限,許多關鍵數據記錄得並不完整。馬士基希望推動標準化流程,並透過累積實務經驗與研究成果,建立一套系統甲醇加注知識體系,為整個航運業提供參考。
在近期舉行的「二○二五全球海事脫碳大會」(Global Maritime Decarbonisation 2025)上,馬士基資深首席船舶設計師OlaStraby指出,該公司旗下已有四艘新造船正在使用灰色或化石甲醇作為燃料運作,不過甲醇船舶主機在材料選擇與某些零件的短負載可靠性方面還不穩定。
Straby坦言,這些引擎能運作,但目前需要較為頻繁的維護,他須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他表示,為獲得足夠「清潔運行時數」並加快技術磨合,公司選擇持續以甲醇為燃料運行船舶,儘管目前主要可用的是化石來源甲醇,其碳排放還高於LNG。
馬士基最終目標是讓這些新船使用綠色甲醇,但Straby說,綠甲醇可用性仍是主要瓶頸之一。
馬士基目前已訂購廿五艘甲醇雙燃料貨櫃船,其中已有十二艘交付,四艘正在使用甲醇燃料航行。
該公司旗下首艘二千一百TEU級近洋線船「Laura Maersk」號(二○二三年建造)自交付以後,一直使用綠色甲醇與生質柴油混合燃料。
在燃料加註操作部分,Straby表示,馬士基目前已完成約三十次甲醇加注操作,涵蓋靠泊碼頭、船對船加注、海上使用專用船舶加注、及小型化學品船供油等類型。
Straby表示,儘管馬士基不是最早使用甲醇的航運公司,但他們已在加注方式多樣性方面超越其他同業。他說,甲醇加注一個關鍵問題在於缺乏標準化。他舉例,馬士基最初將船上的燃料加注點設在船尾,但由於航運市場上幾乎沒有專用的甲醇加注船,這種設計導致供油船隻從後部進行靠泊與操作,較不便捷。
Straby指出,目前業界對甲醇物理與操作行瞭解仍有限,許多關鍵數據記錄得並不完整。馬士基希望推動標準化流程,並透過累積實務經驗與研究成果,建立一套系統甲醇加注知識體系,為整個航運業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