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痠痛、手肘麻 皮下層施浮針療法改善明顯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2025/05/21

近來門診發現不少患者雖然年紀頗輕,卻長期飽受肩頸痠痛、網球肘之苦,甚至出現「烏龜頸」、「富貴包」的症狀,詢問後,發現多半都是重度3C產品使用族群,每天手機、電腦幾乎不離身,雖然嘗試西醫復健但卻效果有限,評估後建議採用浮針治療,果然大幅縮短患者的病痛時程,也改善頸部不適症狀。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師吳俊昌指出,長期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肌肉,都會造成「肌肉受傷」,甚至衍生椎間盤突出等後遺症,不僅整天疼痛難耐,甚至會甚至影響睡眠,造成生活品質大幅下降,近來便有不少民眾飽受肩頸或關節痠痛問題,抱怨「痛到快得憂鬱症了」。

吳俊昌指出,中醫治療疼痛除了使用傳統針灸與藥物治療外,也可選擇「浮針療法」處理,其原理是將一次性的拋棄式浮針針具,刺入疼痛肌群(患肌)附近的皮下疏鬆結締組織(即皮膚下的一層柔軟組織),接著以特有的「掃散」與「再灌注」手法,幫助放鬆緊繃的筋膜、促進循環,這與傳統針灸的針刺深度與治療理念不同,屬於現代針灸的新技術。

吳俊昌強調,浮針的安全性高,僅針刺於皮下層(見右圖),不會接觸重要神經或器官,且全程使用無菌、拋棄式針具,也無注射藥物注射,許多患者在第一次治療後疼痛即顯著改善,相較傳統針灸,浮針治療幾乎無痠、麻、脹、痛等不適感,適合因過度使用、拉傷、扭傷等造成的肌肉與軟組織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