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试所开启熟成牛肉生产技术研究新页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5/22

▲熟成牛肉。(图∶畜试所提供)
农业部畜产试验所近年投入肉品熟成技术研究,透过融合乾式与湿式熟成技术,调整及建立熟成条件的基础资料,目前熟成牛肉的制成率已达近9成,不仅硬度明显低於生鲜牛肉,达到嫩化效果,肉品风味显著提升,还可延长湿式熟成牛肉2倍以上的赏味期限。

「坊间熟成牛排一客动辄千元以上,为什麽这麽贵呢?」畜试所说明,牛肉若在低温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肉中的自体分解酵素会发挥作用,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的游离胺基酸和挥发性脂肪酸,让牛肉呈现特殊风味,味道变得更鲜美,肉质也变得更嫩,这就是所谓的熟成。熟成方法一般可分为乾式熟成和湿式熟成两种,乾式熟成是将整块牛肉裸露放置在低温环境下,其表面会形成一层硬皮,食用前须把硬皮削除,故制成率通常仅有生鲜牛肉的6成以下,但其能获得软嫩口感及与生鲜牛肉截然不同的丰富肉香风味,例如坚果香、奶油香气等。由於一块牛肉熟成完成後只剩下60%可供食用,偏低的制成率即为乾式熟成牛肉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畜试所进一步解释,湿式熟成则是将整块牛肉用包装袋包覆後,放置於低温环境,一般来说湿式熟成牛肉的风味略逊於乾式熟成,但制成率可高於9成,不过因受包装袋阻隔,牛肉表面水分不易散失,容易产生异味。此外,湿式熟成并非简单地将牛肉真空包装,放在冷藏室就可以制作出美味的熟成牛肉,熟成室的温湿度调控对产品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畜试所表示,近期研究方向主要是融合乾式熟成方法及适当调整熟成条件,针对湿式熟成技术进行改良。目前制成率虽尚未超过9成,但熟成牛肉的总游离胺基酸含量相较於原料肉增加近两倍,其中富含代表鲜味的麸胺酸、麸醯胺酸和天门冬醯胺,甘味胺基酸如丙胺酸和甘胺酸,以及支链胺基酸如缬胺酸和白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於生鲜牛肉;此外,熟成牛肉的多元及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显著增加,产生不同的风味特性。其中带有果香、浓郁脂香且具有草本气味的醛类、酮类等挥发性物质都显著增加,提升熟成肉品的价值。

畜试所指出,熟成牛肉的开发关键技术不只在於熟成条件的建立,在屠宰、分切阶段的卫生安全方面即需要更高规格的品质要求。该所期望在国内屠宰、分切及加工等各方面设备都更趋於完善後,将国产牛肉品质提升至另一个层次,为熟成牛肉业者及消费者创造双赢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