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保種復育
近年來糧食安全的議題不斷升溫,而保種復育是各國積極尋求的解方,面臨極端氣候影響全球農耕,暴雨、久旱或病蟲害都可能導致某個農作品種就此消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於十多年前便積極透過各種方式進行保種復育行動,並於2023年承接農業部農糧署「強化花東地區原鄉保種及復育計畫」,以具有原住民主食文化特色及抗旱性佳的「小米」,作為永續保種的主軸。慈心基金會認為,部落永續保種的價值,在於「有人種,有人吃」的生活飲食循環,因此積極與部落農友合作將面臨流失的種原種回土地,並提供部落孩童更多接觸傳統作物與飲食的機會,延續原民部落傳統的文化內涵,發揮種原代代傳續的生命力。因此,慈心基金會於今年(2024)3月起規劃一系列的「小米進校園營養午餐」、「小米農民變老師」、「綠色餐廳主廚進校園」及「文化健康站」等活動,帶動學子重新找回傳統美味的記憶,並邀請企業支持與贊助,讓部落產銷正向循環,傳承民族味覺與永續保種的精神。慈心基金會在推動小米永續保種之路上,面臨部落耆老年邁與小米主食地位逐漸下降等困境。發現在小米轉作友善復耕的過程中,懂得種植小米的長者逐漸減少,部落的傳統糧食知識與紀錄快速流失。同時,如果家裡沒有種植小米,部落孩子平常能吃到小米的機會不多,且易受外來飲食習慣的影響,對傳統作物小米的味道陌生,味蕾和文化連結產生了嚴重的斷鏈。因此,為了把民族味覺吃回來,基金會於今年(2024)發展出一系列食農教育與文化傳承推動,希望以多元的方式扎根,擴大供需效益,發展永續保種的經營模式。
慈心基金會期望將永續保種價值與意義擴大,不僅期望企業響應與贊助,更邀請社會大眾親身至部落走讀、參與保種體驗活動、支持保種田的經營、購買保種作物,以及小額募資認養小米田所產出之作物,帶動部落更多人加入種植,保存小米品系,增加耕作面積,成為永續保種和糧食安全的長期支持力量。基金會陪伴部落永續保種復育的範疇除了小米,還包含其他珍貴的原鄉傳統作物,如:油芒、旱稻、刺薯、紅藜、高粱、芋頭等。期望攜手多方持續蓄積累永續保種的量能,讓珍貴的部落文化資產代代傳續,建構糧食永續發展願景。(見圖)
慈心基金會期望將永續保種價值與意義擴大,不僅期望企業響應與贊助,更邀請社會大眾親身至部落走讀、參與保種體驗活動、支持保種田的經營、購買保種作物,以及小額募資認養小米田所產出之作物,帶動部落更多人加入種植,保存小米品系,增加耕作面積,成為永續保種和糧食安全的長期支持力量。基金會陪伴部落永續保種復育的範疇除了小米,還包含其他珍貴的原鄉傳統作物,如:油芒、旱稻、刺薯、紅藜、高粱、芋頭等。期望攜手多方持續蓄積累永續保種的量能,讓珍貴的部落文化資產代代傳續,建構糧食永續發展願景。(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