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正視網路地攤貨冒充文創品詐騙消費者亂象
2024/07/01

日前有民眾於西門町逛街,到一家文創店購買一件洋裝,店員宣稱該件洋裝是「純手工打版自製」,價格為二千元,民眾以「支持台灣文創」的想法就買下,後來卻在淘寶上看到完全一樣的洋裝,卻僅賣五百元;也有民眾於台北市中山市集購買一件韓版T恤,業者也表示是文創商品,商品定價六百八十元,以六百五十元成交,後這位民眾在南港看到「完全一模一樣的衣服」,訂價只要三百元,讓她感到十分火大,從這些民眾的受騙經驗,顯示政府審核文創業者的資格,似還有很大檢討空間。

政府近幾年積極推動文創產業,不少打著販售手工文創商品的業者比比皆是,申請設攤者不在少數。有民眾對臺灣文創印象是「木頭加麻布拼湊出簡陋攤位,賣的則是四處可見的地攤貨」。但這絕對不是消費者想在文創商圈想購買的商品;真正的文創商品主打的應是具有「創意、客製化、純手工、同類商品不多見」等特色,而非用夜市地攤貨,或是網路低價商品「魚目混珠」坑騙消費者。有網友粗估「市面上至少有五至八成的文創商品是用這樣的地攤貨假冒文創商品在販售,問題相當嚴重。

類似消費詐騙不斷上演,讓人不禁要問,政府在許多地點扶植文創業者設攤,究竟有沒有進行「確實審核與把關」?還是放任業者假文創品之名,販售非設計師產品,抑或用網路低價商品,甚至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網路貨坑騙民眾。

要防範類似事件發生,並扶植本土文創設計師,建議政府要採取相關措施:一、政府相關單位在審核設攤業者資格時,只要是非文創商品,不可於文創市集設攤;二、若原創者雖為文創,而商品已遭到不肖業者仿冒,繼而放到網路上面去販售,此時已有侵權之虞,建議政府要在網站上公布業者名稱,以打擊仿冒業者,既維護文創者創意,也保障消費者購物權益;三、建議政府相關單位修法規範業者所販售的文創商品標示需名副其實;四、若業者商品出現標示不實情形,建議設置檢舉信箱與檢舉電話,讓民眾有投訴的管道;五、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拍攝宣導影片,藉此告知民眾購買文創商品應注意哪些事項,以免消費權益受損。

綜上所述,建議政府不能讓文創市集淪為網路低價商品或地攤貨的聚集地,一方面既侵害文創工作者的創業機會,另一方面,「劣幣逐良幣」的結果,久而久之也破壞了文創商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