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kson:韓造船業1月訂單 超過中國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 Research)數據顯示,以噸位計算,一月韓國船舶產業訂單量占全球訂單量六十二%,所接到造船訂單為九十萬CGT(補償總噸);相較之下中國大陸造船廠僅接收訂單噸位十九%,即廿七萬CGT。
Clarkson分析,中國與韓國船舶製造商間競爭持續升溫。儘管因為中國大陸明顯占市場領先地位而引起外界擔憂日益增加,但韓國造船業者在去年取得強勁業績,並繼續開拓高端市場。
韓國造船業去年十二月新訂單表現慘淡,僅占新訂單總量六%,而中國大陸造船業者新船訂單量則占比達到八十二%。
韓國訂單中,以韓國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訂購十二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與三星重工訂購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為主。除訂單價值較高,這些船舶也很大。韓國一月訂單為十三艘船舶,而中國大陸造船廠一月訂單則為廿一艘規模較小,是價值較低船舶。
不過如以積壓訂單數量,中國大陸仍占整體訂單領先,積壓船舶數量為九千一百五十一萬修正總噸,占訂單總量的五十八%(以噸位計算)。韓國訂單占比為廿四%(以噸位計算),總量略高於三千七百萬修正總噸。
Veson近日發布一份市場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大陸船東承諾在二○二四年訂購價值一千二百三十億美元新船。
韓國造船業對二○二五年前景抱持樂觀態度,HDKSOE報告指出,其預測值較二○二四年目標上調三十%。但與二○二四年實際訂單量相比有所下降。韓華海洋表示,預測今年將穩定成長。
韓國造船業樂觀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二○二四年強勁財務業績所帶動。
現代重工報告顯示,二○二四年其營業利潤整體成長將近五十%,綜合收入成長超過十%,銷售額成長二十%,達到一百七十五億美元。韓華海洋延續前大宇造船(DSME)的轉虧為盈趨勢,實現自二○二○年以來的第一個盈利年度。恢復獲利的並不是只有韓國最大造船廠。中型企業HJ Shipbuilding報告年利潤為六百三十萬美元,儘管收入下降近十三%,仍實現預定目標。
Clarkson分析,中國與韓國船舶製造商間競爭持續升溫。儘管因為中國大陸明顯占市場領先地位而引起外界擔憂日益增加,但韓國造船業者在去年取得強勁業績,並繼續開拓高端市場。
韓國造船業去年十二月新訂單表現慘淡,僅占新訂單總量六%,而中國大陸造船業者新船訂單量則占比達到八十二%。
韓國訂單中,以韓國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訂購十二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與三星重工訂購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為主。除訂單價值較高,這些船舶也很大。韓國一月訂單為十三艘船舶,而中國大陸造船廠一月訂單則為廿一艘規模較小,是價值較低船舶。
不過如以積壓訂單數量,中國大陸仍占整體訂單領先,積壓船舶數量為九千一百五十一萬修正總噸,占訂單總量的五十八%(以噸位計算)。韓國訂單占比為廿四%(以噸位計算),總量略高於三千七百萬修正總噸。
Veson近日發布一份市場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大陸船東承諾在二○二四年訂購價值一千二百三十億美元新船。
韓國造船業對二○二五年前景抱持樂觀態度,HDKSOE報告指出,其預測值較二○二四年目標上調三十%。但與二○二四年實際訂單量相比有所下降。韓華海洋表示,預測今年將穩定成長。
韓國造船業樂觀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二○二四年強勁財務業績所帶動。
現代重工報告顯示,二○二四年其營業利潤整體成長將近五十%,綜合收入成長超過十%,銷售額成長二十%,達到一百七十五億美元。韓華海洋延續前大宇造船(DSME)的轉虧為盈趨勢,實現自二○二○年以來的第一個盈利年度。恢復獲利的並不是只有韓國最大造船廠。中型企業HJ Shipbuilding報告年利潤為六百三十萬美元,儘管收入下降近十三%,仍實現預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