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發基金會《道德月刊》徵文比賽 結果出爐
【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2025/03/28

▲上圖:張榮發基金會邀請第三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二名得獎學校烏來國中小師生,與執行長鍾德美(中著綠背心)相見歡,並進行專屬頒獎典禮。 下圖: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左二)頒發獎金給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二名高彭喜恩(右二)同學,並與烏來國中小校長蔡依玲(右一)、指導老師王美宜(左一)合影留念。(圖: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張榮發基金會第三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結果出爐,來自全台參賽者分別以霸凌、國際難民、環保等時事為題材,寫作兼具廣度與深度。評審團也大讚新一代國中生關切議題包羅萬象,評選時的心情就像奧斯卡得獎作品《阿甘正傳》中的經典台詞「人生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拿到什麼口味」。該比賽除了獎金優渥,得獎同學還能接受基金會的招待,與所屬班級免費前往長榮海事博物館一日遊,偏鄉組獲獎班級更可額外獲得圖書禮金一萬元,另不分城鄉,基金會也特別為每所到訪學校舉辦溫馨感人頒獎典禮。

該會執行長鍾德美昨(二十七)日接待此次榮獲偏鄉組第二名的新北市烏來國中小得獎班級,除邀請得獎者高彭喜恩在象徵榮譽的品格書屋前簽名外,另贈送由其文章所製作成的專屬明信片留念。鍾德美特別誇讚高彭喜恩年紀雖輕,卻能對國際社會有深度關注力,她的作品「道德的抉擇」以德國在梅克爾主政時,開放收留國際難民案例來探討道德勇氣,讓人印象深刻。

陪同出席的烏來國中小校長蔡依玲感謝基金會提供偏鄉學子創作舞台,讓他們得以展現不輸給都市孩子的洞察力及寫作力,還能擁有與同儕分享獎勵的美好體驗,為學生時期留下難忘回憶。

張榮發基金會自二○○八年以來免費發行《道德月刊》,內容刊載生活化的品格小故事,深受國內外學校歡迎。執行長鍾德美指出,《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希望促進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道德議題,寫下自身思辨過程,重新定義新時代的品格內涵。

本屆偏鄉組第一名的苗栗縣文林國中文隆分部吳沂儒以「看見不一樣的自己」,描述自己因外表在學校被霸凌,後來卻被學妹一句激勵的話扭轉人生,充滿正向思考,發人省思。台中市石岡國中黃旗禾的「給臺灣的一封信」則寫信給擬人化的臺灣,信中從見證這塊土地的各種美好,到面對環境遭到破壞的體悟,最後再向「臺灣」致歉來反思個人行為並呼籲社會轉變,創新筆法讓評審團印象深刻,獲選為偏鄉組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