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孤獨死 籲設專線平台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2025/04/06

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且越來越多一人戶,引發外界討論孤獨死議題。立法院法制局指出,借鏡日韓立法經驗,台灣可運用長照據點及通報系統,政府應跨部會合作並設立專線及諮詢平台,預防孤獨死和處理身後事。

立法院法制局日前提出「日韓孤獨死法制」議題研析報告,內容提到,台灣的高齡化比其他國家快,且一人戶數量及中老年獨居比例持續增加,已越來越多孤獨死,日本、韓國近年相繼制定孤獨死立法,值得台灣借鏡。

法制局指出,日本在二○二三年六月公布「孤獨與孤立對策促進法」,將孤獨與孤立定調為社會問題,期待透過國家力量,鼓勵地方政府成立區域委員會,組成支援團體、培訓專業人員,並建立全國性的資料庫,發掘出隱藏在社會中的「隱性孤獨」。

法制局指出,韓國於二○二○年三月公布「孤獨死亡預防及管理法」,立法目的是預防及管理孤獨死的必要事項,除明定孤獨死定義外,也賦予公民在面臨可能的孤獨死風險時,有權向國家、地方政府請求援助。

法制局說,根據韓國發布的調查報告,孤獨死有三大特徵,第一是孤獨死人數逐年增加,其次是男性比例遠高於女性,第三是五十歲到六十多歲男性為孤獨死高危險群,而二○二三年韓國孤獨死超過三六六一人,較二○二二年增加百人以上。

法制局指出,以台灣情況而言,過往社會認為「貧窮、沒有小孩的人」才會孤獨死,不過,根據專門處理孤獨死身後事的業者發現,孤獨死案例有高比例是卅五至六十五歲的中壯年男性,多數都結過婚、有小孩、足以維持生計,第一線處理人員認為,孤獨死真正的成因,分別是家庭結構轉變、親緣淡薄、人際疏離。

法制局指出,韓國於二○二三年九月增訂應用跨部會資料建立孤獨死危機應變體系,首爾市也在二○二四年設立專線及線上平台,值得學習,且參考日、韓,無論是調查、訂定計畫都無需立法即可執行。

法制局建議,台灣可運用現行長照體系的社區關懷據點、鄰里長通報系統,並完備相關法律及建立電子資料檔案;另一方面,行政院可協調成立跨部會合作機制,設立專線及諮詢平台,讓有需要者可即時得到幫助,以預防孤獨死和處理身後事等社會問題。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有鑑於台灣獨居者越來越多,發生孤獨死案例時有所聞,民眾黨團提出孤獨死亡防治法草案,除借鏡日韓經驗,也明定中央主管機關設置跨部會孤獨死防治諮詢會、建置通報系統,並推廣設置孤獨死防治守門人。

民眾黨團於這個會期提出「孤獨死亡防治法」草案,立法案由指出,鑑於台灣步入少子化、高齡化,獨居者因自殺、患病發生孤獨死的案例時有所聞;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的一人戶達到三三二萬戶,有高度暴露在孤獨死的風險下,但相較於日、韓推動孤獨死亡立法,台灣的措施與資源散落在各單位,因此提案立法。民眾黨團草案明定,中央主管機關為衛生福利部,應設置跨部會的孤獨死亡防治諮詢會,縣市主管機關則設跨單位的孤獨死亡防治會,而各級政府每年應編列孤獨死亡防治經費、設置相關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