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視覺框架 EyeMusic 4/18登衛武營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4/18

▲視障原創音樂劇《保溫箱的藝術家》首度踏足南台灣,登上高規格藝術殿堂衛武營。(圖:PAVI提供)
五位視障音樂家將於4月18日至20日踏上高雄衛武營,演出《保溫箱的藝術家》視障原創音樂劇,他們不僅要帶來一場殿堂級的演出,更要重新定義視覺、聽覺與空間感知!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總幹事王晴紋認為,藝術不一定只能依賴於視覺的表現形式。當視覺缺席,其他的感官並沒有退場,反而以更加鮮明的姿態站上舞台。

音樂與戲劇,原本各自有著固守的疆界,但EyeMusic的誕生,讓這些界限開始模糊,透過他們的音符與動作,空間與時間交織出不同尋常的藝術面貌。每位音樂家背後還都有充滿挑戰、逆境崛起的故事。例如看不到,EyeMusic團長劉子瑜需要輔具來協助創作,為了工作順利,必須調整內向、凡事要求精確的性格,接住夥伴的情緒與生活話題。

小號手陳威辰獨自在外租屋,要設法克服房東對全盲視障者的不理解而提供租賃,要說服不使用瓦斯、保證安全,及能夠打掃衛生等疑慮,而在音樂編曲上,則有必須涉獵更廣泛知識的難題等著他。

手風琴手陸羿丞除了視障還有腦性麻痺,練琴與在舞台上合作演出都需要肢體的協調,而他找到了改善方式:不間歇的勤練,讓好幾天才能拉完一首曲變成幾小時,再精進到五分鐘。

雙主唱之一的江尉綺得克服肢體情緒的傳達,如她在劇中與另一主唱有激烈的對戲,並會PK鬥樂,從流行曲唱到爵士、歌劇,但「衝突感」不能只有聲音,肢體情緒一樣重要,為此導演給予嚴厲要求,讓她不斷在排練時改進。

主唱王嬿甯雖然視線嚴重模糊,在音樂創作與表演上,基於她的完美主義特質,更給自己訂了高強度的任務,如新曲演唱、個人獨舞。

儘管視覺障礙帶來的困難與大眾的不理解,讓他們很受挫,但這些困境也促使他們探索音樂與戲劇的更高可能,堅持用音樂帶來無與倫比的情感深度,更讓每一場演出充滿心靈震撼。

視障音樂家各自經歷孤獨與挑戰,卻用集體創作超越了個人界限。每場排練、每個音符的碰撞,都是彼此支持、協作的成果,突破了內在視野,讓觀眾重新審視生命、藝術與人類潛能的極限。

PAVI期許觀眾進入不靠視覺依賴的藝術世界,感受EyeMusic打破藩籬、創造真正藝術的用心。7月18至20日,則會前往台中歌劇院進行第二次巡迴演出,也請民眾支持優質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