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台大罷免越來越激情 小心出現罷免症候群
2025/05/20

全台大罷免活動趨於白熱化,台灣民眾莫不全神關注情勢變化,然而,罷免活動難免擦槍走火,以致出現抹黑、潑髒水、人身攻擊等負面手法,甚至罷免團體與街頭民眾互槓對罵,長期下來激化人與人互相對立,每日不斷上演口水戰、口水新聞,民眾也跟著心情受影響,以致不慎出現「罷免症候群」!

什麼是「罷免症候群」?簡單來說,就是民眾過度投入活動當中,投票之前容易焦慮、投票之後經常憂鬱,面對支持的民意代表,一直擔心對方被罷免,結果就出現精神焦慮情形,如果民代沒有被罷免,支持者自然就會如釋重負,如果民代被罷免,支持者就會引發憂鬱,甚至出現嚴重失落感,無法接受對方被罷免的殘酷事實!

原本罷免活動就是人人沒把握,所以不到最後一刻,總是看不出誰會被罷免,誰不會被罷免,特別是投票五五波等情況,這時候若是公布民調,哪一位可能會罷免成功,支持罷免者將會雀躍萬分、興高采烈,但反對罷免者恐怕躁動不安、焦慮萬分,兩樣情總是特別明顯。

坦白來說,台灣人特別熱衷「政治活動」,投票率總是居高不下,這種狀況早已成為一種怪現象,太過熱衷就會對結果感到緊張焦慮,這就是「罷免活動產生壓力」惹的禍,很多人常常不自覺,最後陷入泥淖而不可自拔,以致隨著罷免活動,心情也跟著上下起伏。

建議保持「平常心」,就算有支持的對象,也不要太投入活動當中,生活中避免跟家人及親友討論選情,畢竟大家支持對象不一定相同,很可能討論過程中引起衝突,所以能不談就盡量不要談!以便避免親密的情感受到罷免活動所影響。

此外,建議減少觀看相關新聞及社交媒體,這樣才能降低受到影響的機會,可以安排其他事情避免過多投入選舉話題,例如從事個人喜愛的運動、有興趣的活動等。

呼籲民眾可以調整心態,告訴自己罷免只是一時,生活還是自己要過,並不會因為全台大罷免最後結果大幅改變生活,如果民眾還是在意選情,不如多和家人聚一聚,甚至到戶外踏青,看看大自然之美,呼吸新鮮的空氣,如此就能逐漸卸去「罷免活動產生壓力」,自然身心就能獲得舒展開來。